首页

网调紫魅女王

时间:2025-05-25 20:06:38 作者:公众科学日“续集”:机器人集中展示 人工智能赋能空天科技 浏览量:85516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2025年公众科学日“续集”5月24日精彩来袭: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所),以Q系列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多款机器人集中亮相展示,引人瞩目;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聚焦“空天科技与人工智能”全链条布局的科学盛宴,备受关注。此外,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所)上周举办的“科学之‘声’启迪未来”活动,科普余音还在绕梁……

  自动化所:机器人点亮“自动化之光”

  当天,随着一个编号Q5的人形机器人迈步进入会场与嘉宾共同点亮“自动化之光”,2025年北京科技周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正式开启。

5月24日,Q5人形机器人与嘉宾共同启动2025年北京科技周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公众科学日。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自动化所园区现场通过科学展示、互动展演、科学体验、科普讲座四大版块,向公众集中呈现该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疗、机器人等方向的18项科研成果。

  其中,科学展示区多款机器人同台竞技,集中呈现Q系列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及通用灵巧机器人、仿生水下机器人、机器人空间智能、水下仿生机器鱼等创新成果,以及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脑网络组图谱导航的神经调控机器人、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等智能医疗技术。

  互动展演与科学体验区通过实物模型、视频演示及互动装置,系统展示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场景。观众可深度参与场景体感互动、智能读心、庙算·兵棋智能博弈平台等项目,亲身体验颈动脉超声扫查智能机器人及意念康复、人工智能艺术等前沿技术成果,并与紫东太初数字人虚实互动,感受紫东太初大模型的多模态交互能力。

  主题论坛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致敬伟大科研先辈》《从原子开始重构世界》两场主题报告,分别带领公众穿梭时空探寻科学精神本源、分享科技自立自强实践路径引发思考。《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AI艺术:当算法遇见美学》两场科普讲座,则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奥秘,将自动化所公众科学日活动推向高潮。

  空天院:“逐梦空天,智启新程”

  空天院今年公众科学日以“逐梦空天,智启新程”为主题,聚焦“空天科技与人工智能”,通过科技展厅、科普讲座、科学互动体验、科学集市四大版块,多维度向公众展示融合空-天-地-文全链条布局的科普盛宴。

  科技展厅内,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新舟60遥感大飞机样机、地面无人智巡平台、低空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还特别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展区,让公众对国家科技创新力量有更多了解。

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公众科学日活动上,童庆禧院士作《漫谈遥感》科普报告。中国科学院空天院 供图

  院士大讲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以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开启题为《漫谈遥感》的科普报告,通俗解读什么是遥感、怎么实现遥感、遥感有什么用等公众关注的话题。在空天科技、雷达、电磁波、遥感系统、新舟60样机、浮空艇等主题的研究生科普讲座中,空天院研究生科普宣讲团成员通过案例演示和互动问答,为公众科普解读空天科技的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

  在科学互动体验区与科学集市板块,空天灵眸-遥感解译大模型、智绘月图-行星遥感成果、灵犀动影-人体姿态估计毫米波雷达、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空天应急通联系统等系列科技成果逐一展示,脑机接口、无人导航车、无感式健康监护设备、呼吸心率监测雷达、空间天气科普VR(虚拟现实)、遥感图像互动、生物多样性综合检测等项目提供公众体验,科学集市中智能气象雷达探测、浮空气球智能控制、太阳能月球车和雷达模型等科学DIY(自己动手)项目,吸引公众积极参与。

  空天院今年公众科学日活动还特别设置“心愿长廊”,让众多青少年留下自己的“星际梦想”,展现出新一代青少年对空天探索的无限憧憬。

  声学所:共探奇妙声学世界

  声学所今年公众科学日以“科学之‘声’启迪未来”为主题,通过设置所史馆参观、科技成果展示、科普讲座、科幻影片放映、科学实验演示、互动小游戏与集章打卡等环节,吸引公众共同探索奇妙的声学世界。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2025年公众科学日推出丰富多彩的声学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供图

  在互动体验区,声学所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普介绍中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指向性扬声器、超声导盲仪等先进设备,并通过实验演示阐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在半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室内,公众亲身体验到声学实验室的神奇特性;“纸炮大挑战”展台,吸引青少年争相尝试制作威力更大的“纸炮”。

  科普讲座环节,围绕社会关注的科学热点话题、日常生活中的声学现象,推出4场科普报告;科幻影片放映《深海危机》。此外,公众科学日直播间通过“云游”声学所,让公众参观体验纸炮、龙洗盆、指向性扬声器、超声导盲仪、混响实验室、全消声实验室等科普展品和声学实验室。

  声学所今年公众科学日活动继续采用“一所四地”协同联动开展,该所南海、东海、北海研究站与北京本部同步举办系列声学科普活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沪开演 两代“小C”同台合唱

据了解,2日4时30分许,湛江海事局指挥中心接报,称一艘新造渔船从北海开往湛江吴川途中,在琼州海峡东部水域徐闻县下洋镇罗斗沙东北方向约7海里处进水,船上3人遇险,情况危急。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会见王毅

消费者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可以拨打客服热线投诉,平台一经核实,将根据商家违规程度进行整改处理。此外,平台也在价格管控方面持续开展治理,禁止商户设置高额包装费,加强对典型场景的专项治理。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全国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

(八)持续增强区域城乡发展新动能,发展的协调性稳步提升。一是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出台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政策措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加快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制定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明显成效。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突破口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型开放步伐加快,“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稳步扩大。黄河流域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不断增强。中部地区湘鄂赣、豫皖等跨省合作扎实推进。东部地区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海洋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加强。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凸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绿色协调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跨域合作。三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落地。全面实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总体稳定。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有何意义?国家发改委回应

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中方介绍了金融管理部门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中方并就相关问题向美方表达了关切。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双方将合作举办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个领域。“一系列活动使我们能够更多地相逢,巩固友谊的纽带。”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阿洛泽表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